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论中国画的“气韵生动“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论中国画的“气韵生动“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更新时间:2019-10-03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428

“气韵生动”是谢赫绘画“六法”的第一条, 也是中国百代美学的重要概念, “气”原为哲学范畴,在当时,是指天地万物的“本源”。 所谓“气韵生动”就是指艺术家通过人物的具体形象表达出物象的内在精神, 以及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它是艺术家主体精神力量与自然宇宙生命力的统一。


徐明杰新品力作写生风景国画作品《深秋》

“气韵生动”和“神似”有密切关系。 元代的杨维桢说得十分明白:“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气韵”离不开“形似”,但又超越“形似”,只有达到“神似”,才能“气韵生动” 。拘泥于外形的相似,而不把握审美对象内在的精神实质,是不可能实现“气韵生动”的。

谢赫的“气韵生动”与中国美学中的“意境”、“神似”、“意象”、“写意”、“超以象外”、 “胸有成竹”、“中得心源”等都是一脉相承的,共同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和精华。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本杰写意山水画《红树醉秋》

这是近代王国维对“意境”的一种见解。所谓“境”,就是“境界”或“意境”。“意境”是艺术美的最高范畴。所谓“有我之境”,就是艺术家要移情入物,使描绘对象成为自己情绪,意向的化身。所谓“无我之境” ,就是主体要完全消融到客体之中,使客体中完全不体现一点主观情绪。这后一条实际上行不通。当代美学家对“无我之境”曾提出过批评,王国维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对境界种类的划分虽然不够科学精确,但对深入研究意境,推动美学的发展不乏积极意义。在造型艺术中,“有我之境”应该得到提倡和发展,因为艺术必须表现和体现创作主体的情感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