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近代名家 > 魏紫熙笔下山水画,给人视觉的震憾

魏紫熙笔下山水画,给人视觉的震憾

更新时间:2022-06-18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897

在中国画坛上,新金陵画派是极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

追溯起源,新金陵画派缘起于上世纪20-30年代,其时,吕凤子、徐悲鸿、张大千、颜文樑、吕斯百、陈之佛、高剑父、潘玉良、庞薰琹等画坛名流曾云集南京。

60年代,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成为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被称为“金陵五大家”。

据傅抱石、钱松嵒的论述,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观念体现在4点上,即:自觉的创新意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激情的写意精神。

这里,首先为大家介绍新金陵画派大师魏紫熙,并赏鉴其画作。

魏紫熙,河南省遂平县人,出生于1915年,卒于2002年,享年87岁。魏紫熙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师范学院,是江苏人大代表、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家、徐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也是“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中年时期,曾在湖北、河南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创办了《河南民报》——《美育》副刊。

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馆的《天堑变通途》、藏江苏省美馆的《飞澜无声》、还有《庐山奇峰》、《长白山飞瀑》、《太行奇峰》等,尤其是为毛主席纪念堂所绘制的巨幅山水画《黄洋界》,均堪称现代山水画坛的珍品。


魏紫熙是我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专攻山水,20世纪50-70年代以画人物画为主,70年代后,把艺术探索的目标转向山水画创作。其山水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又注重融入新意。笔下所绘的老松、长瀑、峰峦、房舍、舟楫等多有元明以来诸家的踪迹。经数十年刻苦研习中国山水画艺术,令其画作笔墨凝重,章法灵活,不露锋芒,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婀娜中见刚健之气,婉媚外显遒劲之韵,堪称现代山水画坛之珍品。

魏紫熙以山水画成名,先从芥子园启蒙,后从四王入手,上溯南宋马、夏,研习石涛,在北方办了几次画展,当时他的山水画在北方颇有影响。

1949年,经友人介绍到南京报考南京文工团,文工团是要一名画人物画的人,而友人介绍他是画山水,当即找一模特让他画像,这对有西画基础的魏紫熙來说不是难事,拿笔刚勾一人物轮廓,文工团领导就要他不需继续画了,当即收录了他。

做为南京文工团的美工,他所学美术都派上用场,会场布置、画领袖像、宣传画、漫画、年画都能拿得出手。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是人物画,1954年创作的《南京梅花山》入选全国美展。


1957年,江苏国画院成立,领导推荐魏紫熙到画院,经过傅抱石这一关时,魏紫熙将《南京梅花山》展开,傅抱石看了说:"哟!好!好!",魏紫熙顺利地进入画院。

魏紫熙是以人物画家身份进入画院的,那个时期,他画了大量优秀人物画作品。

若非特殊情况,魏紫熙或许就此以后就是一位人物画家了,到了七十年代,他患了白内障,视力下降,人物画的眼、嘴、鼻等细节眼睛不好是没法画的,于是他放弃了人物,专攻山水。

他的山水代表作《天堑通途》参加全国美展,并印刷出版几十万份,又使他名声大振。

魏紫熙从北方来,画风撷北派气势,又生活在南京,融入南派韵味,后期尤爱写中原厚土、太行魂魄,作品气势更为壮阔。

他从表达物象需要出发,中锋、侧锋、逆锋混用,斧劈皴的运用有自己的面貌,刚而不露、峭而不薄,勾皴点染结合,画面刚中有柔,刚柔相济。以书法入画,注意浓淡干湿、交错疏密的矛盾统一,追求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效果。


魏紫熙画瀑布尤为出色,他笔下的瀑布不仅给人视觉的震憾,更是给人心灵的洗涤。

魏紫熙69岁入党,先后评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是江苏省第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贡艺术家终身津贴的画家。

魏紫熙把一生献给了艺术事业,在他病重期间,仍不忘画画,希望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山水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