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类的6次觉醒与艺术

人类的6次觉醒与艺术

更新时间:2021-05-07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676

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印证之一。依据艺术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相关图像,发现人类艺术的进化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6次文明觉醒紧密相连,每一次文明觉醒都促进了艺术文明的觉醒,形成了6个重要的艺术发展与进步阶段。艺术由最初的胶着状态到“人”的概念觉醒,再到与中世纪决裂、理性主义崛起、科学主义与超越传统的“怀疑一切”,每一次人类的艺术文明觉醒又都相应地影响着当时的艺术及其思想与表现形式。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根据各个历史阶段艺术视觉表现的形式与意义,我们可以将人类文明觉醒划分为6个时期:一是胶着状态时期的觉醒;二是“人”的概念的觉醒;三是决裂中世纪的觉醒;四是理性主义的觉醒;五是科学主义的觉醒;六是超越传统的觉醒。这6个时期是人类从混沌、胶着状态走向理性、自我觉醒的历史时期,也是艺术文明觉醒的6个重要阶段。

一、胶着状态时期的觉醒与艺术

胶着状态时期是人类的第一次觉醒,这一状态主要是在史前时期。当时,人、自然、神、部落等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这种分离不是主观意愿的大胆脱离,也不是有意识的脱离,而是出于对自然的无奈。这一时期的人们认为自然界有着无限的威力,人类是无力抗拒的,人们面对自然更多的是一种敬畏,是一种膜拜,于是巫术艺术、图腾艺术等便随之呈现[1]。

现代哲学对人类艺术的起源往往是持纯粹思辨的态度,如先验论和现象学。1890年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金枝:巫术与宗教研究》(第一版)中,将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总结为3个阶段,即巫术时期、宗教时期与科学时期。人类的科学观念最初是在宗教的发展中逐步成熟的,甚至是在宗教动机的驱动下发展并成熟的。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粘结与“和解”关系一直持续了近千年,最终形成了科学与宗教完全脱离的状态。考古学中时常提及的“原始思维”、“原始艺术”等词语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史前艺术的精湛与高超。

在3万多年前的猛犸象牙雕塑中,那扩张的性器官象征着史前人类对生殖的崇拜,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延续与生存的强烈愿望。如果说这依然带有功利性因素的话,那么,在同一时期由德国“霍勒·费尔”山洞出土的秃鹫中用空翅骨制成的骨笛乐器则完全摆脱了功利性,从而上升到纯粹审美的精神层面。这种骨笛乐器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这种艺术品完全能够说明史前人类在技术与审美上的成熟。所以,有不少学者正逐渐摆脱19世纪民族学的偏见与影响,怀疑“巫术思想”及“万物有灵论”,而采用其他词语来替代,如“小型社会”等。但这种词语的表达是有欠缺的,没有抓住其特征将其本质表达出来。格罗赛在其《艺术的起源》中区分了“原始民族”、“人种学”、“人体学”等之间的歧义,强调所谓的原始民族就是具有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原始时期的部落与自然、神的关系处于胶着混沌状态。胶着混沌状态时期的巫术与宗教合为一体,因为两者的审美觉醒意识在量上不具有相对普遍性,而有神论则占有绝对普遍性。无论是在中国、非洲、埃及、古希腊、玛雅的文化中都可以看到有神论的痕迹,在本质上都是相信神的存在,并对神敬畏、膜拜。

二、“人”的概念的觉醒与艺术

按照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及历史划分,“人”的概念觉醒时期是在古代。古希腊产生了“数”、“逻辑推理”、“和谐”等概念。毕氏几何和欧式几何是古代数学的2个高峰。毕达哥拉斯由“数”产生的“和谐”概念对古希腊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点是几何的原子”的观点对数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数”以及对月球与地球距离的数据考察等已经完全脱离了“神”的概念意识,也推翻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视野第一次从胶着状态脱离出来,开始审美和观察宇宙。

欧式几何的公理化则强调逻辑推理与理性思维。在美学上,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这个时期区别于第一次的标志在于此时的思想家、哲学家第一次有意识地开始对宇宙的本质进行探索,寻求真理的普遍性,并探索作为“人”的本质存在,万物为我所用的根源、动机、影响等。在质上具有主动性,而不是之前的被动。如柏拉图用“理式”来解释宇宙的本源,现实万物是对理式的模仿,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等。亚里士多德用“四因式”来解释宇宙的本源,即质料因、形式因、创造因、目的因。还有德谟克利特的朴素的“原子论”[2]。这一时期的艺术在“模仿论”的影响下,更多的是以人塑神,“神”的形象完全是按照人的“理式”来体现的,与其说是在歌颂神,不如说是在歌颂人,艺术形象主要是对人体的比例、秩序、和谐来观照和引申宇宙之美[2]。当时的亚里士多德强调观照、实践和创造。

大约在中国春秋时期,人类的思维意识开始逐渐摆脱“神”的禁锢,转向世俗的“人”,人本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主要体现在以“天”的概念来取代“神”的概念,“于百神之外又有天和帝”,“帝”即为主宰,诸神服从于“帝”。 后来,老子、庄子又用“道”代替了“天”的概念[2]。中国用“五因素说”(水、火、土、木、金),古希腊用“四元素说”(土、水、火、风)来解释世界的物质组成,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观[2]。恩培多克勒是系统提出四元素说的第一人,他认为万物由土、气、水、火4种物质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是永恒存在的。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是天帝所造,“天将下民”是为了“作之君,作之师。”至于“人”乃是“先王以土语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无味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 ”[3]

以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明确提出数学概念及逻辑推理,而是用混沌的“道”来解释宇宙,在魏晋时期出现了“玄学”,两者都体现了一种相对消极的逃避意识,“逍遥游”是典型的避世利己思想。这最终导致了中西文化走向截然不同的2条道路。

《圣经》比较早地记载了“人”的觉醒。《旧约·创世纪》第3章中谈道,在伊甸园中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明了眼睛,分辨力与羞耻感由此而产生[2]。在第22节中记载,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这是《圣经》里面记载的人类第一次觉醒——“原罪”的觉醒。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吃了智慧果后,有了羞耻之感,能够分辨善与恶,这时她已经离开了人与神的亲密关系[2]。从对伊甸园、诺亚方舟的时间考证可知,约在公元前4 000~5 000年,相当于中国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时期[2]。“水”这个概念将华夏文明与希伯来文明联系起来,所以有学者考证说上帝造人最初是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对《圣经·旧约》一书的真伪,科学家一直持怀疑态度。但是,1947—1956年的死海古卷考古发掘证明了《圣经·旧约》的真实性。在这里,有2点需要阐释:第一,对于基督教者而言,《圣经》就是上帝的话语,这里面的一字一句都不可修改。第二,《圣经》中对时间、朝代、地点、事件、名称、家族都有史可查。

三、决裂中世纪的意识觉醒与艺术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是神学统治的时期,几乎涉及中世纪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通过敬拜上帝、赎罪等意识形态的宣扬,来获得永生、幸福、解脱,从而步入天堂。这种基督教教义对欧洲起到了稳定作用,持续了近千年。伴随着“寻求上帝的存在”,科学也在其内部孕育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便是“黑暗中世纪”中的一丝微弱的光芒。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与中世纪相决裂的意识开始产生。

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后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等领域。1855年,“文艺复兴”由法国历史学家Jules Michelet首次提出,用以概括16世纪文艺复兴盛行时期 “对世界与人类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有2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方法,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真实情感。二是他们并不反对基督教,恰恰相反,这一时期众多极具影响力的作品都是围绕宗教题材而作,且多数得到了教会的赞助[4]。但从文化生活其他领域的影响方面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变[6],如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圣母像已经完全世俗化,重新回归到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形象特征。与中世纪相比,文艺复兴代表着理性思考,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意识方面与中世纪彻底决裂。这一时期的觉醒,其本质在于理性思维的发展,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思维尚未形成,但处于孕育状态,为以后真正的科学思维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建立起来的人文主义仍然是主导。于是,艺术家的思想逐步从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勇于探索,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如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丢勒等。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画作,如《蒙娜·丽莎》《大卫》《创世纪》《最后的晚餐》等。文艺复兴时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推动了艺术的快速发展。例如:弗兰切斯卡在他的《绘画透视学》中提出了线透视法则,运用几何形式来描绘建筑和自然;达·芬奇确定了影响远近知觉的5种透视,从此奠定了现代透视科学的基石。运用这种透视方法,能使描绘的物体产生空间感和深度感,以及由此产生的重量感,这样的描绘最接近眼睛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真实。

四、理性主义的觉醒与艺术

理性主义的觉醒是以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崛起为开端的,启蒙运动是欧美地区在17~18世纪发生的知识及文化方面的运动。启蒙运动可以说是对文艺复兴的延续与深化,又被称为“迎接光明的世纪”、“无神的科学”、“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但文艺复兴时期又是一个与中世纪决裂的时期,宗教的痕迹在文艺复兴时期仍有保留。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时期的文化运动,覆盖了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揭开了许多自然奥秘[5]。启蒙运动时期与文艺复兴时代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学与艺术复兴不再受宗教的束缚,而是力图以经验与理性思考从宗教影响中独立出来,并以此方式建立起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6],引导世界走出充满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愚昧与黑暗时期[7]498。

启蒙思想与理性主义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对宗教的挑战。尤其是在启蒙运动早期,思想家洛克的“关于宗教和世俗政府的思考”对启蒙时代思想家影响较为深远,如德国以康德为代表的大部分哲学家提倡理性思考,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智,开始摒弃专制和宗教的观点[8]。二是民主与法制思想的兴起。英国的《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奠定了民主的基础,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奠定了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三是理性思想萌发。理性主义主要是指与宗教信仰相对立的人的全部理智能力[7]498。18世纪,作为启蒙运动中心的法国经过了路易十四时期多年的战争之后,经济大受冲击,此时的人们开始质疑君权神授说,出现了许多理性思想家,以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让·雅克·卢梭等最为闻名,让·雅克·卢梭又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他们提倡民主、自由、公正[7]498。 狄德罗在其《百科全书》中的“理性”一条中指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更能代表启蒙时期的理性思想[8]。

启蒙运动时期,以理性取代宗教信仰,从而使形而上的世界观在宗教魔力中得以解放,科学得到很大发展,艺术也逐步转移到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和自由地去认知世界[9]。艺术成为了人们的主体性的内在表达,进入了新古典主义历史时期。新古典主义主张一切要服从权威,其以君主专制和为王权服务的作品成为了被讽刺的对象[10]。此时出现了艺术理论《拉奥孔》,论述了诗与画、造型艺术的关系与差异,作者莱辛认为艺术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自然的模仿[11]。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强调理性,普通人成为了艺术的形象主题,题材多以历史事件或现实中的重大事件为主,追求构图的完整性、轮廓突出,注重素描和立体浮雕式的艺术形象,如大卫的《马拉之死》、卡瓦诺的《手持默都沙头颅的柏修斯》等。18世纪已出现了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艺术收藏成为风尚,开始修建一些对公众开放的场馆,如德国建立了艺术博物馆,集展览、收藏、社会教育功能于一体[12]。

五、科学主义的觉醒与艺术

科学主义思想是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思想。关于“现代”的时间划分有两种说法:一是19世纪70年代以前为“现代”;二是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为“现代”[13]。现代主义思潮,即是在“现代”时期内兴起的艺术与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思潮主张无神论,以科学为基础,讲求理性、逻辑和实证。在这一时期,牛顿的力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弗洛伊德对自我的研究为现代主义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便成为了新的膜拜。马克思曾说:当科学主义将宗教膜拜埋送的时候,人们却陷入另一个怪圈,即科技崇拜。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的艳丽色彩打破了高贵的单纯,被誉为 “绘画的屠杀”;库尔贝以“现实主义”打破了传统题材选择的垄断,工人、农民成为绘画的主体,如《筛麦的女人》《采石工人》等;德加画了大量的芭蕾舞女,如《舞蹈课》《调整舞鞋的舞者》等;马奈的作品则描绘一种独特的真实感,不同于传统绘画技法与审美观,尝试户外光照下自然的真实再现,如《草地上的午餐》等。

现实主义思潮最终导致了印象主义诞生,改变了艺术传播的目的。印象主义艺术家强调的是自然界瞬间的感受,并把这种瞬间感受真实地传递给公众;而古典主义则强调将完整的形象传递给公众,也就是说以前的绘画还原性原则已被打破。印象主义的出现彻底地征服了自然,又因受到19世纪科技的影响,特别是光学理论与实践的启发,注重对“光”的表现,如莫奈的《印象·日出》《花园中的女人》等作品中都有强烈的光感。

在后印象主义时期,塞尚追求物质的体积感与坚实感,作品中体现平衡、秩序、深度,如《静物》为立体主义开启了思路。凡高追求笔触中的激情爆发,如《向日葵》中浮雕般的笔触感,引发了表现主义。而高更则追求原始意味,追求对自然之外的认知,如《布列塔尼的猪倌》中事物本真色彩的错位,导向了原始主义。这3位画家被称为是后印象主义的三大巨匠,他们对绘画艺术摸索的方法成为现代艺术中3次运动的理性典范[2]。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科技占据了主要位置,科技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但因批量生产而导致设计水平下降、做工粗糙,人们由此产生了对工业革命批量生产的抵制情绪,从而导致了19世纪末的一场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倡导工艺与功能的统一,把工匠提升到艺术家的地位[2],但其作用与范围都是有限的。而真正将艺术与技术完美融合是在其后的包豪斯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

六、超越传统的觉醒与艺术

后现代主义时期“超越传统”的思想崛起,以“怀疑”的态度看待问题。后现代主义一词由英国艺术家普曼于1870年提出,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一切宏大事件的怀疑,涉及文学、艺术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多个领域,是一种反对传统的思维方式。

在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工业社会的异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在启蒙时代初期的理性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人们摆脱蒙昧与恐惧的人文理性;另一类是帮助人们了解自然规范生产的工具理性[13]。1965年费德勒用“后”这个前缀词讨论了当代文化中的具有反抗意识的现象,这些带有“后”字的均有一种脱离正统、攻击现代主义精粹的倾向,在20世纪80年代完全打破了现代艺术中的所有禁忌[2]。“不轻信、怀疑”是后现代主义在哲学观上的态度,现代主义者不仅对历史经验不肯定,对事物的本源及其真实性也持不轻信、怀疑的态度,这样便导致了后现代主义思想无从依托、缺乏理性思考,从而失去了科学性[14]。于是,出现了“颠覆”、“反叛”、“否定”、“拒绝”、“抵制”、“反政府”、“非政府”、“无政府”等具有明确指向的词语,因此后现代主义在哲学上被列入了“破坏”、“叛逆”的行列[15]。

以达利为界,艺术的表现形式开始失去对技法的依赖性。在达利的“小便池”艺术观念被颠覆之后,艺术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此时的艺术可以是工业制品、自然物或者其他合成品。而安迪·沃霍尔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性感的玛丽莲·梦露头像被机械重复地排列,整个画面透露出的是无限的性感与诱惑。

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下,艺术由古典主义走向多种形式的表现主义,直至形成观念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一切皆是艺术、一切皆有可能的局面[2]。但是,在享受技术泛滥、艺术泛滥带来的视觉狂欢中,也产生了危机的萌芽。

19世纪上半叶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及自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电子信息业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将人类带入了虚拟信息时代,这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16]。在信息时代,艺术也以更加活跃的姿态畅游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张利艳,张波,顾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