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名家 > 山水画 > 山水画创作,到底要不要“打底稿”?今天才明白,试一试

山水画创作,到底要不要“打底稿”?今天才明白,试一试

更新时间:2020-11-24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4977

对于山水画的创作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的人每创作一幅山水画,都先用炭笔在宣纸上把大概的丘壑位置勾画好,也就是常说的“打底稿”,然后才开始正式落笔。这种创作方式虽然有其优点,在既定的框架内完成创作,但也非常容易进入一个死胡同,那就是比较难以画出精彩绝伦之笔,会显得非常刻板无生气。本文对此问题作一简单探讨,欢迎诸方家批评指正!

齐伟家山水画作品《水上秋山山上风》

一、什么是“打底稿”?

所谓的“打底稿”,是指在山水画创作的时候,先用炭笔或淡墨线条,在空白纸上把丘壑的大概位置草草的勾画出来,到正式创作的时候,山石和林木尽量画在框定的范围内。

这种作画方式古人有用也有不用,对于比较严谨的如人物画或工笔山水画则用之,写意山水画则不用。如吴道子画嘉陵江就不会打底稿,李思训画嘉陵江就会使用。对于有较高的形似要求的绘画,还是采用“打底稿”的方式比较稳妥。

但要注意,采用“打底稿”的方式作画,容易陷入“描摹”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说白了就是容易拘于丘壑中的“形”而忽略内心的情感,导致作品没有灵魂,时间一长,就养成一种积习,非常难以改掉。不能青天对白纸、天马行空般的创作,难以创作出“逸气横飞”之佳作。

王立全新品山水画《旭日东升》

二、如何避免“打底稿”养成的积习?以下这种方法,值得你一试。

山水画是写心畅神的,要求创作者胸中包藏宇宙天机,到正式落笔方可洒然落墨、兔起鹘落、气随笔运。千万不要养成“打底稿”,按部就班的创作方式。

具体该怎么做?

“养”字诀而已,一旦你悟透了“养”字诀,你就会真正进入自由创作的殿堂,真正可以凭借山水画来写心畅神了。

所谓的“养”字诀,其实就是厚积胸中宇宙之机,内心浩然之气。

该如何着手养呢?

第一步,精通经史子集,对画论画史烂熟于心。

这一步,确实不容易,但对于真正喜爱和痴迷山水画的人士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明白,山水画是写心中的志向和自己的一种人生感悟,只有自己内心素养丰厚了,才有东西可写。对此,就必须下功夫研究经史子集,对历代画论画史烂熟于心。

第二步,不间临池之志。

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实践,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空话。

而山水画的实践,要求的是不间断的、几十年如一日的训练,历代山水大家就是很好的榜样,几乎都是这样。黄公望、黄宾虹等山水大家,他们取得的成就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临池实践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创作是不需要“打底稿”的,面对青天白纸,胸中宇宙之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源源不断的笔笔生发,无穷无尽。

晁海山水画新品四条屏《春夏秋冬》 

三、结语。

总而言之,山水画的创作,到底要不要“打底稿”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画面的风格类型来决定。一般来说对形似要求较高的工笔画或人物画,最好还是先“打底稿”,这样才比较稳妥。对于写意人物或山水画,就完全不需要“打底稿”了,直接青天对白纸,笔笔相生、笔笔相需,一气呵成。这种写意作画方式难度是非常大的,要求画家除了要精通经史子集和画论画史之外,还要几十年如一日的临池训练方可自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