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名家 > 金晓海画的兰花,无论繁简都能意趣盎然

金晓海画的兰花,无论繁简都能意趣盎然

更新时间:2020-07-30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302

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金晓海无疑是很有实力的画家之一,早在1990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中,他的一幅创新作品《秋夜》就被学院收藏,作为示范作品。1995年中国美协和台湾省中国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书圣杯”国际书画艺术大赛上,他的《百兰图》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项——银奖(金奖空缺),他本人亦被海内外誉为当代“兰花才子”。

金晓海:古墨堂史主,1963年生于浙江临安,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曾受教于中国美院,师从花鸟画家陆抑非教授。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浙江省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画家、教授;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G20峰会会晤厅背景画作者。

作品分别编入《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跨世纪翰墨艺术家书画库》、《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大观》、《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库》、《中国书画家精选》、《中亨杯全国书画大赛精品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等十余部画集中。

金晓海作为著名花鸟画大师陆抑非先生的入室弟子,在传统画上造诣颇深。他深信,传统绘画技艺是中国画的根基,任何的创新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被海内外誉为“兰花才子”的金晓海,可谓是名副其实。儿时在家乡临安,兰花的芬芳让年幼的金晓海痴迷不已,从那时起他便学着古人的“折枝画”,对香气宜人的兰花进行临摹。

随着年龄的增长,金晓海意识到,“兰在深山亦自芳”的高洁、坚贞的品质,才是兰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永恒主题的真正原因。金晓海每年都会创作400幅左右的兰花。

偶尔晚饭时喝点小酒,便早早躺下睡了,午夜醒来被灵感击中,则提笔泼墨,画到清晨。一天中,倘若没有其他的安排,他便能不顾白天黑夜,即使腰酸背痛也继续伏案创作十多个小时。金晓海无不自信地说:“现在像我这样每天坚持画画这么长时间的画家,真的不多啊。”

看金晓海画兰是一种艺术享受,轻松挥洒,寥寥几笔,一幅兰画图就跃然纸上。金晓海说,画兰笔数少的难,难在独立构图;笔数多的难,难在易乱。而他画的兰花,无论繁简都能意趣盎然。

金晓海不但善于画兰花小品,更善于以兰花为题材创作巨幅画作,比如,有一年他获得的中国美协和台湾中国画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书圣杯书画艺术大赛的最高奖银奖(金奖缺)的作品,就是号称“百兰图”的100米兰花长卷。

洋洋洒洒成千上万株兰花玲珑剔透,潇洒飘逸,或迎风,或静立;或圆转、或翻折;或飘逸、或刚劲;或于泉石之间,或与翠竹相依相伴;或盆栽,或瓶插,刚柔并济,俯仰穿梭,意趣生动,绝无雷同。

金晓海的牡丹也别具一格,总体特点是“写意画法,画出了工笔效果”,他也因此获得“牡丹皇子”的称谓。据说,2004年前后,有日本画家为了破解他的画法,邀请日本国内众多好手云集黄山研究,结果经月无功而返。事实上,金晓海在画毛笋时也借鉴了该法,独特的画法使他画的毛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金晓海在中南海历时两个月创作的20余幅精品力作大多是国画创新系列,如《国色天香》《秋色斑斓》《松梅高洁》《君子之风》等作品,讴歌我国十年来科学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就,题材以兰竹、牡丹为主,

其中长4米、宽2.8米的国画《华贵常青》,以七色牡丹、苍劲松柏和飘逸兰花为主体,画中56朵牡丹蕴含56个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意境,苍劲挺拔的松柏展示中华民族腾飞的辉煌景象,整幅作品弘扬主旋律,构图新颖自然。

据悉,金晓海已是第九次应邀赴京为国家重要机构创作,他的国画作品分别收藏并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国务院会议中心,天安门城楼等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