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纂刻书法:秦汉用刻刀在竹简上刻字的笔法,古代硬笔书法的起源

纂刻书法:秦汉用刻刀在竹简上刻字的笔法,古代硬笔书法的起源

更新时间:2020-06-24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5725

书法在我国的文化里的存在可谓是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这么说,自从华夏文明文字诞生起,书法文化就已经产生并存在了。

而流传到现代,书法被分为了以钢笔为代表的硬笔书法和以毛笔代表的软笔书法。不过这一点的划分是从民国之后开始形成的。在民国以前只要提到书法都是毛笔书法,那时对学堂的描写中虽然会出现的沙沙”似地声响,但那绝不是写字的声音,而是墨与砚的交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不过,虽然在各种谈及中国书法史的书籍中,一提到我国的书法都是以毛笔书法的形象出现。例如叶培贵就在《中国书法简史》一书中的绪论写道:

“中国的书法艺术不过是拿毛笔蘸墨汁书写汉字而已。”

而长期的这种思想洗礼让人们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那就是我国的书法就是毛笔书法,硬笔书法都是后来学习西方的。那么这个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吗?虽然说毛笔书法是我国古代书法的主流,但是并不代表我国古代就没有硬笔书法了,甚至真要说,硬笔书法是软笔书法的祖宗,正是因为硬笔书法的存在,才启迪了后世的软笔书法。

一、秦汉以前,中国古代用刻刀在竹简上刻字,从而形成独特的“刻笔书法”,这种纂刻书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书法的起源

1. 追溯秦汉

很多人对于中国硬笔书法的认识可能都是从现代的钢笔开始认知的。但是中国的硬笔书法历史远不止如此。其实如果硬要说的话,中国的硬笔书法可以被追溯到上古时期先民们用刀子等工具在岩石或者陶器上刻画。但是这时期的刻画艺术形式更多于文字含义。

所以,中国硬笔书法真正的起源应该是甲骨文时期。虽然目前没有过于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一说法,但是硬笔书法可以被追溯到秦汉时期是没有问题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从敦煌莫高窟被发现的一些历史文献中看出。

当然相较于我们现存或者说正在流行的硬笔书法来说,对于莫高窟中这些历经汉、唐、宋、元诸朝一千多年的传承的硬笔书法文献资料来看,称其为古代硬笔书法更合适。

关于硬笔书法是否存在,其实是不用怀疑的,这一点可以从先秦时期的刀笔吏一词可以看出。刀笔吏意为随身携带刀和笔的人。而毛笔起源最早的传说是来自于蒙恬。那么在这之前的刀笔吏携带的是什么笔,很显然是硬笔,这一点也可以从一些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的竹简可以看出。

2.工具变革,硬笔条件

要研究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书写工具的发展。甲骨文早期的书写工具自然不必多说,很大概率是使用刀子进行书写刻画,这一点大概一直被延续到商周春秋时期。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各种文献资料来看,在商周这一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在研究人工墨水了。很明显,既然有人工墨水研究的出现,自然就会有相应的书写工具存在。但是我们熟知的古代可以用来蘸墨书写的工具只有毛笔,而毛笔在秦朝之前是不存在的,很显然这一时期有一种书写工具存在,而这一工具有很大概率是硬笔。

根据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笔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鹅毛笔,只不过我国人使用的是竹子罢了。可以说使用竹笔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书写方式,那么为什么我国的硬笔书法没有发展传承下来呢?其实与我国文字的载体有关,硬笔书法多出现于造纸术诞生之前。

那时候的载体多为竹木,硬笔书写方便,后来纸张产生,硬笔也就是竹笔容易划破纸张,自然会被柔软的毛笔替代。

二.因为以刻刀为书写工具,在甲骨文乃至后来的秦简上用刻笔纂刻出的文字,其艺术特点与现代硬笔书法多有相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硬笔书法”

1.甲骨时期,硬物刻画

早期的文字起源相信无需我在这里赘述,大家都知道,我国最早的文字其实都是起源于在陶器或者说在当时的器具上描绘的图案,而这些图案往往是先民对于当时周围自然环境事物特点观察后描绘而出的,这也就是早期的象形文字。

这之后就开始逐渐过度发展到甲骨文时期,这也是中国文字的真正成型时期,文字的图形和表意开始被固定下来。

这里就需要划重点了。很明显,这一时期的文字,包括后来的金文(钟鼎文),其主要书写工具都是利用刀具或其他硬物刻画而成,可以说,这就是最早期的硬笔书法。

2. 甲骨为界,皆为硬笔

讲完了甲骨文金文,按照我国文字发展的脉络,就到了大小篆以及秦隶时期。仔细观察这些文字就会发现,这些文字的撰写方式与毛笔字的撰写方式和文字特点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反而与现在的硬笔书法写出的字体有着很大的相似度。

例如,秦隶及小篆,笔划皆呈线形,虽有粗线、细线之不同,但不论粗线或细线,笔划各皆均匀,无乍粗乍细、提捺震颤之迹,足以判断为硬笔书体。当然,这或许不足以让你信服。

那么你就再对比一下现在的书法家用毛笔写出的秦隶或者大小篆,你就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笔写出来的文字。所以以往很多学者说大篆、秦隶、小篆及偶见之墨书甲骨文为毛笔书体,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三.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后来,逐渐以毛笔等软笔书法为主,但早期以纂刻书法为代表的“硬笔书法”,对后世毛笔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创新字体,当代铺垫

细细数来,从商周时期到今天,我国的汉字书写方式亦或者说是字体大大小小常用的或不常用的大概有几十上百种。如果硬要说这些字体都是由毛笔写就未免有些牵强。毕竟我国文字书写方式组成相当复杂,有着甲骨文、大篆(包括各种方国异体及应用变体)、古隶(战国简牍、长沙帛书)、秦隶、小篆、汉隶、行隶、草隶、分隶、楷书、行书、草书等。

不过虽然有着这么多书法字体的诞生,但是总归来说还是可以被按照书写工具及与之相应的笔画性质分类为硬笔和软笔两大类: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这些西汉以前的古文,俱属硬笔书体;西汉以来的汉隶、行隶、草隶、分隶、楷书及楷书母体下的行、草,则是毛笔书体。

可以这么说秦代及其以前是硬笔书体的天下,西汉之后,儒家学术被统治者推崇,毛笔书体取代了硬笔书体的地位,建立了毛笔书体的统治。

但从西汉以来,在毛笔书体隶、楷、行、草盛行的同时,硬笔书写并未断绝,它虽然很难见诸于各类历史文献,但是它很巧妙的藏身于毛笔书法之中,兼容并蓄毛笔的优点,将毛笔书体的隶、楷、行、草改造成硬笔书体的隶、楷、行、草悄然行世,以新的硬笔书体生存至今。

2.传承书法,软硬包容

可以这么说,正是有着硬笔书法在前方打下的良好基础,才能让后续的人养成或者说将知识传承下来,如果没有硬笔书法的传承,软笔书法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法吸收外界的营养成长壮大。

这一点你可以从如今那些毛笔书法大家的口中或者笔下看出,这些大家的书法字体虽然均是用毛笔写就,但是这些人也可以撰写流利美观的硬笔字。甚至现在很多书法字体里都隐藏这很多硬笔书法的笔法技巧,虽然大家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在用。

而且很多书法大家也说,如果想要学习毛笔书法但是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硬笔书法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硬笔方便携带,在各种现代场合都可以进行习练,而且学好硬笔书法,也可以更好的掌握毛笔书法字体的精髓,从而更好的学习毛笔书法。

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从来就不是分开和对立的,二者是互相包容的。就比如现在常用的隶书撰写方法,就是利用毛笔在吸收了秦朝硬笔隶书书写方式之后形成的。可以说硬笔书法为后来的毛笔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结语:

总的来说,无论是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都是我国书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的硬笔书法在过去的历史中传承艰难,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我国最早的这些硬笔书法的存在,才为后续毛笔书法的兴盛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竟文字的书写从来都是为了更好的交流,毛笔的出现,可以让人们书写文字的效率提高,自然就会让人们习惯使用毛笔。但是实际上工具从来不是重点,重点是人,无论是硬笔书法也好,还是毛笔书法也好,二者结合才是我国完整的书法文化。

没有硬笔书法的发展,也许就不会有后续毛笔书法的存在。所以,可以这么说,硬笔书法是我国书法的源头、母体和通脉。秦简中的刻笔书法,启迪了后续很多毛笔书法的技法和撰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