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一个人的书法成就源于文化,没有文化你不可能成为大书法家

一个人的书法成就源于文化,没有文化你不可能成为大书法家

更新时间:2019-06-25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830

一个人由青涩到成熟所经历的过程,取决于所读过的书,所经历的事,所遇到的人。而一个书家的成长与淬炼,则需要经年累月地对传统经典进行广泛的研习,以保证笔墨技巧的熟稔。余学书三十余载,渐有所悟。技,可通过临摹获得;艺,则需要文化支撑;而道,必须经历学识修养、审美情操、社会阅历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浸淫。


郭源四尺斗方书法作品篆书《客来莫嫌茶当酒》 

书法的艺术修为,源于文化底蕴的积累,非以炫技夸张娱人耳目为目的。入展、获奖也只是对某一件作品的暂时认可,而能否成为精品则需要经过时间的严格检验。因此,有理想有抱负的书家,对传统都抱有敬畏之心。

有人说:“所谓书法变法,其实是书法家在创作中审美观念的超越,是书法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方面的突破。而超越与突破是需要深厚的学养、功力和开阔的胸怀的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的。”首先应是观念的变化,随之带来了技法的变化,而变化需要胆与识作支撑,有识无胆不敢变,有胆无识盲目变,只有有胆有识才能变化出新而合于道。宋元时期的文人提出了宗法汉式的篆刻理念,是对当时刻印艳俗、匠俗的拨乱反正,从此奠定了中国篆刻艺术以汉印为典型样式的基本审美特征。


滕占敏小品书法作品行书《蝶恋花》 

平心而论,我们当代人的书法功底与古代的大家相比差距尚存,沉淀是寻求突破的唯一法门。当今书坛,不乏功夫扎实、思维活跃的探求者,或雄强、或古拙、或俊逸、或率真,呈多元之势。然而追求视觉冲击,重形式构成却是当下之现状。

单纯面对作品很难知晓书者姓甚名谁,非同古人,观其作便如见其人。究其原因,是文化的退位与缺失导致浮躁之风蔓延,古人“成教化,助人伦”的遗风渐行渐远,这与书法艺术的博大深邃背道而驰。

作为一个书法家,以全面、深厚的文化素养为基础,从而深化艺术创作思想,增强艺术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写什么固然重要,但只是具体的、形式的还不够,本质上是要提倡书法家做一个文化人,也就是过去所说的“读书人”。

所以,一个书法家,当你准备走向市场的时候,先反思一下你过去是不是重视了作品内容?你会背多少诗词?你大脑里有多少文化,要是去某地走穴,不带《书家必携》你能应付的下来吗?


常东升四尺斗方书法作品行书《宁静致远》 

书道玄妙,法乎上、溯其源是书家立身之本。见贤思齐,必厚积薄发,在沉淀中寻求突破与提升,从而致广大、尽精微,从容挥洒,举重若轻,个人风格则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