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代名家 > 郑板桥与六分半书

郑板桥与六分半书

更新时间:2019-01-26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2525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后因私自开仓赈济灾民得罪上司而罢归,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行书怀素自叙帖语轴 178×89.4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郑板桥的书法最为人瞩目的当属其独创的六分半书。但是这“六分半”具体的所指,他却没有明说。我们从郑板桥的书法风格中大约可以看出,六分半书具有新奇活脱的特点,并不限于此前的一家一派。


▲梁武帝论书中堂 190.8×11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具体而言,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多种书体的融合,如他自己所说:“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以行草”。可见六分半书基本的构成是楷书和隶书,在此基础上再加入行草书的写法,既蕴含古意又灵动洒脱。二是夸张的笔画,他有意突出长撇、长捺,并以颤抖、迟涩、提按、顿挫等方法使之显得奇崛突兀,尽显新奇的意态。三是乱石铺街的章法,他将绘画创作中款识与画面浑然一体的理念转移到书法的章法构成当中,打破了行距与字距的界限,营造出一种凌乱违和的特殊美感。


▲行书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诗轴 266×9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以外,以画入书也是郑板桥“六分半书”的独到之处。他从一些画家的画法中领悟书法,自言:“至吾作书,又往往取沈石田、徐文长、高奇佩之画以为笔法,要知书画以理”。不仅如此,因为他本人善画兰竹,书作中时常可见模仿兰竹形态的侧锋用笔。有一首诗可以视作他心迹的表达,云: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争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行书满江红轴 109.7×48.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书与画关系的讨论,元代赵孟頫曾有“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的诗句,认为书画相通,绘画应当从书法当中汲取营养,开启了后世文人画传统。而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则走的是一条截然相反的路径,他把自然之景融入到抽象的书法线条之中,使之具有绘画性。人们不必再完全依靠联想与追加去体悟书法中所蕴含的玄妙意味,仅仅通过这种察而可识的意象模拟便可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系。这种尝试更加贴近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书法是 “节奏化了的自然”这一论断。


▲行书墨兰苦茗七言联 165×31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郑板桥的这种尝试,后人评价颇多分歧。赞赏他的,肯定它的创新,认为六分半书古意与趣味并存。如“板桥字仿山谷,间以兰竹致意,尤多别趣”“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翻”。与此同时,这种新奇的面貌也招来很多人的非议,如康有为讥之为“此欲变而不知变者”。张宗祥也认为他:“直以画兰竹之法施之于书,文人弄狡狯,足备一格而已,究不能登大雅之堂也”。


▲行书赠西翁轴 70.8×43.1cm 上海博物馆藏

创新是艺术史发展的动力,是构成传统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创新,艺术的发展将陷于因循模仿、陈陈相因的泥沼。但一味的追求新奇异态,将不同艺术元素进行机械地叠加,也会流于浅薄。因此说,艺术的创新并非仅是面貌上的戛戛独造,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自然嬗变,即佛教所谓的“向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