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这幅兰亭佳作奖最大亮点不是正文内容,却突出了隶书书法的古意

这幅兰亭佳作奖最大亮点不是正文内容,却突出了隶书书法的古意

更新时间:2023-11-21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363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创作隶书作品时,往往都会按照传统的书法特点去完成隶书作品的创作,例如许多人把眼光放在东汉时期的那些名碑上来作为取法对象,在这个基础上,对字形、笔法、章法等进行一些改造,即可成为自己的创作作品。但这样做,似乎并不能得到评委的认可,因为这类形式的创作作品实在是缺少新意,而且让隶书也少了古意,想要入展或获奖也就显得平平了。

兰亭奖佳作奖

上面这幅兰亭奖佳作奖的获奖作品,为我们创作隶书书法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方法。作品并没有在取法上遵循东汉隶书的经典名碑,而是直取秦隶,加上汉简草隶的融入,使得隶书古意浓浓,更让作品显现出了隶书的厚重、古朴以及恣肆之气,不失为一件兰亭佳作奖的好作品。

然而,如果仔细查看这幅作品,似乎让人不会把目光停留在正文的内容之上,反而对于释文或薄款部分的小字上,因为这些小字部分更显作者的创作水平,更会让要感到这才是作者的书写功力以及取法高古的能力。对于大字部分来说,虽然也尽显取法、笔法与书写功力,但由于此部分的字形过大,加上隶书风格的要求,书法却缺少了灵气,不如释文部分的小字那样灵活自如,因此,在我看来,更为喜欢小字部分。

就正文部分来说,这是作者常用的一种创作方法,善用浓重的墨色加上笔墨的浓淡干枯,让书法在表现轻重缓急及层次感上更为突出,这是其一,其二,正文内容同样取法于秦隶风格,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融入了许多篆隶相间的创作方法,给作品带来了高古、朴拙之气,这也是区别于当下许多隶书创作的重要方法。其三,作品中还运用了许多矛盾关系的处理方法,例如浓淡、疏密、方圆、大小、空间感等,这就使得作品产生出了一定的艺术性。

这幅兰亭奖佳作奖作品,给我们创作隶书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书法的取法问题。隶书是一种古老的书体,从战国到秦汉,隶书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就最为古老的隶书来说,隶书起源于战国,孕育于秦国,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复兴于清代。当代许多书法家在学习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往最早形成的隶书那里靠,这样就和篆书接上轨了,就会取法隶书的古意之气。这方面的教材字帖也很多,如一些简牍、木牍、帛书等,还有秦代的砖隶、石隶等,都可以作为取法对象。

第二,用墨色表现书法的层次感和艺术性。当代书法创作,许多书法家在作品中以更为直接的方法,如墨色及其它各种矛盾关系来表现书法艺术性。在墨色使用中,由浓到淡,由重到轻,由干到枯,如此一来,作品就有了层次感和远近感。同时,在字形、章法、笔法的处理上,也往往注重方圆、大小、黑白、疏密等矛盾关系,以求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在许多书法展览上,这些作品往往会被认为是创作能手。

对于上在这幅兰亭奖作品及创作方法,大家在日常创作中是否采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