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字画百科 > 书法临帖,有必要一模一样吗?刘洪彪说出正确的做法是

书法临帖,有必要一模一样吗?刘洪彪说出正确的做法是

更新时间:2023-11-18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623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无论是才华横溢还是学富五车,能成为大书家都必须继承传统,在其基础上发展创新,而学习继承的手段之一就是临帖。那么临帖到底临什么,怎么临,临的到底需不需要一模一样,这始终是一个话题或者说是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临帖一定要临的像,最好一模一样才好,理由是学习就要不断的接近,要么学什么。另一派认为临帖不需要临的非常的像,因为翻看历史名家临习前人之作,很多的都大相径庭,但临习都一般都是名家,这说明不需要临的像也都成为了名家。


杨科云书法《夏山烟雨》

书法名家刘洪彪在谈到书法临摹时说到,现在一些书法家总是给一些书法爱好者讲,临摹时不要太像了,否则,将来就很难从临摹中走出来,不利于创作。但我认为,书法在临摹时,一定要像,像到什么程度,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往什么程度上靠近。如果在临摹中发现古人的细微变化或者细节之处,就往这里靠近,这就是临摹的基本要求。

对于为什么要临摹得那么像的问题,刘洪彪说,临摹像了,可以学习到古人是如何写好点画的,临摹像了,就能学会古人的用笔方法。点画形态越像,说明你的笔法就对了,你的字形字态越像,说明结法就对了,墨色像,说明墨法就对,排列及空间像了,说明你把章法也掌握了。我们学习书法,就是在不断地临摹中、在不断地像中得到的基本知识。

对于刘洪彪的这个临摹方法,一些书法爱好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一部分人说,以前,也听到崔寒柏谈临摹的问题,但他说是不要太像了,差不多就行,现在还是感觉刘老师说得对。也有人认为,书法就是从临摹中走出来的,那些临摹不像的人,或者说是没有临摹功底的人才会要求临摹得不像,刘洪彪这次说得非常到位,很是受益。还有人觉得,既然是临摹,如果不像,就失去了临摹的意义了,如果不像,还不如不去临摹,浪费笔墨,感谢刘大师的真诚授课。

方放书法《兰亭序》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要在书法学习上取得一定效果,就必须从临摹古人经典作品学起,而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临摹,正如刘洪彪所说的,从基本点画、字形、笔法、墨法和章法去临摹,临摹就像是复印机一样,把古人作品临摹得十分相像,在刘洪彪看来,书法的临摹一方面要注重细节的变化,另一方面,只有细节做到位了,古人的笔法与结法才能学得更为准确和扎实,否则就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笔墨了。

为什么要在临摹中把点画和字形临摹得很像?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书法中的笔法是有很多动作的,哪怕是一个点,它在书写中从入笔到行笔,从行笔到姿态变化,从姿态变化到收笔停顿等,这每一个动作中字形点画的变化,其实都是动作的变化,而动作的变化,就会给用笔带来一定影响的,从而也会产生不同的笔法。这就是要求临摹要像的根本原因。

假如一个人在临摹中从来不注重像的问题,从来都是临个大概,差不多,这样就不可能在书写中把那么多的笔法贯穿起来,最多只能是把字写完了而已,最终落下一个走过场的形式。对此,刘洪彪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临摹不精准,不到位,这只能是搪塞别人,糊弄自己的表现,是不可取的。

何昌贵隶书《过耶溪》

因此,在书法学习中,刘洪彪强调,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都要从临摹中走来,并且在临摹中要尽可能地做到精准临摹,注重细节表现,从细微处着手,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下笔,还要可能性地还原以前古人在写字时的姿势、动作、笔法,甚至是他们的想法,如果能做到这个地步,那么,书法的临摹就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