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谁说草书上不了国展?国展草书有技巧?入展书法作品原来都具有这3个特点

谁说草书上不了国展?国展草书有技巧?入展书法作品原来都具有这3个特点

更新时间:2023-11-17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1365

书法国展,是包容的,也是苛刻的,能够包容诸家之长,对草书入展是比较严苛的,众所周知,历届国展,以草书居多,对草书的审核就是严谨,一方面要体现古法,另一方面还要表达时代审美,同时,还要做到高度的统一协调,只有这样的草书,才能够在国展中站得住脚,不是吗?


现在一些人觉得,只要是在书法展上能入展或获奖的作品,大都是因为写得丑书,换句话说,书法展上的作品都是写丑书的。而当下只有丑书才会在书法展上流行,让书法失去了传统之美,也可以说,当代书法的不良风气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写丑书。真的是不是这样的?一位书法家在分析了十二届国展书法中的一些作品后,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未必是丑书当道,也有一些规范传统的书法作品入了十二届国展。

在十二届全国书法展上,不论是楷隶行草篆,都有一定数量的传统书法也入了展的。例如,在楷书作品里,就有人写柳体楷书,并且和真正的柳体书法非常接近,但人家也入了展。也有写草书的,所写的草书作品既有传统性,也有法度,还有草书的艺术性,这样的作品同样也入了全国展。从这两个事例中就可以看出,全国书法展并非全是写丑书的。下面以这幅写得较为规范的草书作品为例,看看它是如何入展的。

下面的这幅草书作品就是十二届全国书法展上的入展作品,大家一定觉得它不是一件丑书作品,而是写得很规整的草书作品,这幅作品我们看似很熟悉,说熟悉,是因为它与好几位古人的作品风格非常相似,但又不是古人作品,是的,这幅作品中既有“二王”的影子,还有明清时代一些书法家的影子,总体来说,它融合了古代经典草书作品中的风格,说不熟悉,作品中也有现代的一些风格,个性又十分突出。


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这幅草书作品在创作中,既没有大开大合地表现草书特点,也没有把一件大草写成小草那样,显得很畏首畏尾,反而,作者以创作大草作品的形式,用了小草书法的某些书写方法,继而使得这件大草作品表现出了传统之道。在书写中,作者对草书的每个笔法都很是谨慎,尽可能地让草书的点画在笔法上做到精致有加,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感到,这件草书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笔法到位。

有了好的笔法,就会注入了传统的精髓。但作为国展作品来说,光有传统还是不行的,必须还要与时代接轨,要有时代的气息。恰好,这位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创作思维禁锢在传统书法之上,他还要用一定的矛盾性表现书法的艺术性。他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有:

一是用书写上的疾徐表现书法节奏感。我们知道,对于王羲之的一些草书作品来说,其中对节奏的的处理,最明显的方法就是疾徐的处理。有些字写得慢,如站立的人,随着书写速度的加快,点画、线条、时空等都会发生一些变化,由慢到快,由立到行,由行到跑,让作品产生出更多的节奏变化,精彩也就会显现出来。这幅草书作品中,也到处充满着这些疾徐上的变化,精彩不断。

二是用墨色的浓淡干枯换空间表现。这幅草书作品中,对于空间的处理也是较为谨慎的,它没有出现更多的空间,只有一两处,恰到好处,如此一来,书法的传统写法也就有了好的定位。以前在观看一些入展作品时,由于多处的大开大合,让草书失去了传统之道。这幅作品用了一根长竖线和落款的小字部分,产生了一定的空间,既不呆板,也有墨色变化,书法的艺术性大大增强。


三是干净纯真。草书切忌燥气。作品有了燥气,就会让观者感到非常压抑,也失去了观赏性和耐看性。而相反,如果一幅草书作品如何能留得住人,那就是画面上所能给人的感受不是文气,就是静气。许多人在欣赏草书作品时,往往会把目光放在草法上面,这其实是不对的。而正确的方法就是在欣赏时,作品给人带来的某种气息。这幅作品中似乎给观者带来了文气和静气,这可能是它的最大的看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