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代名家 > 黄公望集前人山水画之大成,其笔墨“苍润浑厚”,令后人仰止

黄公望集前人山水画之大成,其笔墨“苍润浑厚”,令后人仰止

更新时间:2020-11-25 文章来源:集雅斋 文章作者:集雅斋 点击次数:2164

黄公望山水画集历代古贤之大成,他潜心研究唐人及北宋山水画的用笔用墨,对荆关、董巨之南北画派了然于心。他并没有被前人的笔墨技法所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实践,潇散宋法,独创“浅绛山水”,自成一家。其笔墨“苍润浑厚”,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明清山水画,几乎就是黄公望的翻版,但从未被超越。观其存世《富春山居图》原作,确实如此,深得前人精髓。其中的苍润之笔如此完美,韵味无穷,令后人仰止,顶礼膜拜。本文对黄公望“苍润浑厚”用笔作一简单探讨,欢迎诸方家批评指正!


一、什么样的笔墨称得上是“苍润”? 黄公望的“苍润”用笔有何独到之处?

山水画中所谓的“苍润”笔墨,是指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随着笔头水分的自然变少、变枯,以强大的腕力继续缓慢行笔,皴线或轮廓线,就会出现与“湿笔”完全不同的笔道,显得非常苍茫厚实,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其苍润笔墨对控笔要求极高,一般人根本无法梦见。历代山水大家能达到此境界的真没几人,除了黄公望、倪瓒、沈周、八大山人、黄宾虹、吴昌硕等少数几人外,其他山水画家无缘此境界。大部分的笔墨苍而不润,也有的润而不苍,而黄公望的苍润笔墨则在这些少数大家中又是特别突出的,非常独到精微。

黄公望的苍润笔墨是这样的:

黄公望的山水画在北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潇散宋法,把宋人的繁复用笔稀释开来,往往以简单几笔意思一下,意到笔不到,即可达到浑厚华滋的视觉效果;还有就是,黄公望喜欢用水分较多的淡墨勾画山石轮廓,一直画到笔头水分自然干枯;最后在接近快干的山石上用浓墨画上一组一组的林木。淡枯的山石与浓湿的林木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体验。这就是黄公望用笔的独到之处,真正达到孙过庭所说的“达其情性,形成哀乐”的极高境界。

如果你深入研究过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就会发现,他的山水画用笔变化极其丰富,非常精微。特别是卷尾高耸的山峰,用笔尤其精彩,苍中带润,润而不枯,恰到好处,令后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这些自然天成的神来之笔,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结语。

总而言之,黄公望的山水画,用笔用墨独到精微,尤其是他那“苍润”的笔墨,令后人高山仰止,从未被超越。这与他的综合人文修养是分不开的,他早年加入全真教,对历代儒道思想了然于心,同时他长时间的悠游于名山大川之间。深厚的人文修养再加上他独到的个人感悟,成就了他举世无双的山水画。